Menu
情感

有房才結婚:現實下的情感焦慮

伴隨著經濟市場化和人口流動化,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面臨著婚戀困境。年齡邊界、階層邊界、學歷邊界、城鄉邊界建構起了一個複雜的等級系統, 不同的人在婚戀市場上具有截然不同的機會和待遇。那些缺乏優越家庭背景和豐厚物質財富的年輕人,在“有房才結婚”面前,被現實刺痛,卻又難以在短期內實現人生突破。

在一個習慣用財富來衡量生活好壞的現實環境裡,“娶不起”不僅意味著情感需要得不到有效滿足,還意味著精神上的自我壓抑和被淘汰感。圍繞著“有房才結婚”,全社會呈現出鮮明的性別差異和話語裂痕——支持者認為,婚姻需要物質基礎,房子為婚姻增添安全感和保障感;反對者認為,婚姻以情感為本位,一旦裹挾了太多的功利和算計,婚姻難免會變得庸俗而乏味。

如果我們摘掉“有色眼鏡”,就會發現“有房才結婚”也有一定的合理性。 在消費社會,經濟因素越來越多地嵌入日常生活,婚戀也不例外。窮人也好,富人也罷,都無法獲得和享受“純粹”的情感生活。在商品化中,人們逐漸淡化了感情的分量,過度物化。

在這樣的語境下,一個經濟上毫無基礎的人,往往會被人們視為失敗者和無能者, 不值得託付終身,沒有財富的情感面對的將是不斷累積的失敗體驗。社會評價的單一化和庸俗化,讓無錢買房的年輕人成為邊緣群體。為了迎合“有房才結婚”,為了更加富足的物質生活,他們不得不拼命努力。

正如著名社會學家佟新所言,當我們的身體和情感依從於市場與商品規律時,抑或我們的身體和情感亦是商品時,對所謂更好生活的追求使我們變得庸俗而乏味。將房子作為婚姻的前提不僅加劇了婚戀的功利化和世俗化,也帶來更為深層的社會斷裂和社會剝奪——為了幫助兒子完成人生大事,許多家長掏出了多年積蓄,甚至背負不少債務,不得不降低晚年生活品質。

從過往的經驗來看, 在物質和情感的天平上,過於看重或者忽視某一端,通常都是不可取的。實現物質與情感的平衡,實現心理預期與行為能力的協調,是擺在每一位單身男女面前的現實議題。正視現實世界的無奈和艱辛,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婚戀環境,固然需要他們的個體努力,也離不開社會評價體系的更新和不良社會心態的修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