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情感

網戀可靠嗎?單身時該如何相信網上的資訊

單身時該如何相信網上的資訊

想必這個五一假期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個沉痛的事件刷屏。別的本文不討論,我們只從一個非常小的問題切入:就如同我們被教育不要輕信陌生人一樣, 我們也不能輕易相信網上的資訊;那麼我們從網上得到一個對我們實用的資訊或一個問題的答案,該如何才能相信它,如果一時疑惑或不確定,那麼又該以什麼態度對待?

為了簡化問題,我們把對我們有實用的資訊分為三類,廣告、假資訊和真資訊。廣告就不說了,廣告裡的資訊我們都要悠著點,假資訊往往是利用我們某些心理炮製的,真資訊就難說了,甚至說得殘酷點,就不存在真資訊;除了假資訊外,網上所有能滿足我們需要的資訊,都是扭曲的事實。也就是說我們都不能相信的東西。扭曲的事實,就是取材于現實或權威典籍,把真實從中剝離出來, 為了利於傳播或行銷而包裝成讓我們接受的資訊。也就是我們在網上找到的,都是刻意滿足了我們某種需求和心理的內容,一旦滿足了,那真不真,價值觀對不對就是另外的問題了。而接近於真相或真實的東西,反而未必容易被我們接受或找到。

比如現實中遇到的重金求子,朋友圈裡、聊天群裡常見的網賺兼職。稍一留心就知道這些是小廣告或騙子的假資訊。而藏得深掩飾得好的騙術和陷阱,多數也只是利於人們的貪婪、浮躁、急迫、恐懼等心理。這些本質上都是明的,而遺棄小屋覺得那些由事實扭曲炮製出來的資訊才是可怕的,因為它們有較大的隱蔽性,很容易讓我們輕信甚至迷信。比如突發事件的影響、人性和制度的碰撞、成功人士的勵志語錄、祖宗留下來養生技巧、傳下來治療疑難雜症的偏方,你說這些是假的嗎?未必,馬雲一定說過勵志語錄,傳統典籍也有養生和偏方,但這些資訊,往往通過商業公眾號、媒體人、行銷人士加工組合,就脫離了原意, 當然有的資訊還可能就是道聼塗説,完全虛假但又說得跟真的一樣。就是這些利用人的心理、人性和情緒的資訊,讓太多人輕信和迷信。輕信和迷信的表現是什麼,就是收藏、轉發和熱傳。至於馬雲、李嘉誠、巴菲特這些成功人士有沒有說過資訊裡的原話,重要嗎?不重要,願意接受這種資訊的人,就不記這些;這些熱文資訊,就跟那些所謂的養生術一樣,只被大家收藏傳播,而從不被大家檢驗驗證,也沒幾個人踐行到底。想必大家都見過,我們朋友圈這樣熟悉的熱文資訊,成功必談馬雲,女人必談楊瀾,養生必談祖宗……

即便很多人現實中不踐行實踐,也不代表不在心裡造成影響;即便人們過後就忘,也不代表人們不會轉發傳播不會盲從。 利用心理、需求、人性、情感、情緒傳播的資訊,配上點行銷技巧,都能讓人輕信迷信,甚至能煽動人。只要滿足了人的需求,誰還關注真偽,只要洞悉了人性,有幾個人還在意價值觀?一方面我們的需求、人性或情感被商家、行銷人或媒體人所滿足,另一方面他們的資訊也得到了有價值的推廣和傳播,所以扭曲了真實的資訊被傳播,是一種雙贏。

也就是說,網上被熱傳的資訊,往往可能是最扭曲真實最煽動人心的東西。生活在這個數位化資訊時代,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抵擋資訊狂潮給我們的影響,但我們可以有效加以區分,並小心謹慎;廣告有廣告的判斷方法,資訊有資訊的處理方式。這些方式和方法其實都需要我們學習,不是從我們需要的資訊中學習,而是通過多種管道和資料中學習滲透。遺棄小屋換句話說,你想做個紅燒肉,從網上搜一下就能知道,這是一種學習,還能立馬動手實踐。而你看個勵志語錄、資訊解析、經驗軟文就別認為自己是學習了。對我們需要的資訊呢,尤其不要偷懶,輕信和傳播其實是一種不負責。

當然很多時候,對於我們很多普通人,廣告、真假資訊的界限非常模糊,或者我們區分不了。比如被傳播很廣的養生熱文、傳統養生熱文的公眾號,比如從搜尋引擎裡搜索一個排名靠前的醫院,既可能是廣告(比如刻意的付費推廣),又可能是假網站資訊(付費推廣或通過技術來提升關鍵字的排名),還可能就是真實的好的醫院(付費推廣、優化排名、自然排名都可能)。退一步說,即便是搜索出來一個真實存在的醫院,其廣告成分、真假資質、醫療水準等等又是一堆真假難辨的資訊。那麼我們對網上的資訊就更不能輕信了,甚至實地考察後眼見為實也未必不是騙子。

也就和那些有商業價值、主動來解決我們問題的資訊一樣,則更可能(只是可能,絕對不是絕對)虛假扭曲,更可能有欺騙性和誘導性了。那我們該怎麼相信?其實啊,我們要知道的是,對於某些資訊只是一個完整體系或利益鏈中的部分反映,無所謂信不信,我們也不可能不被人利用,做好上面幾點,注意一下心理偏向,保護好自己(尤其是單身人),這才是重要的問題。

其實對於網上的資訊,只要滿足我們需求或有商業價值的,我們都要以對付廣告資訊的方式來看待它。從不利的一面看,廣告不是不提供資訊,而是一定有其片面的一面,有避重就輕,刻意拔高,嘩眾取眾,或者扭曲虛假的成分。即便是真實的東西,一旦被資訊化,也會脫離它原本的面目,對於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單身人而言,這些都需要我們注意。我們輕易相信網上的資訊,除了一些從眾心理外,還在於懶得甄別或來不及甄別。所以你問怎麼相信,我會說不輕易相信,遺棄小屋這句不是廢話,不輕易相信的意思是,以看廣告的心態看待資訊,保持理智,費點腦子,多維度學習吸收,反向考慮問題,對於不能確定或有待商榷的東西,別輕易傳播,遠離蠱惑,就是不挑戰自己的人性,對於自己急需解決問題的答案,也要能克制就克制,儘快給自己留較時間來甄別判斷,儘量通過多種途徑多個維度考量答案,兼聽則明,很多不好的東西就隱藏不了了。

所以,生活在如今這個數位化的網路時代,我們需要培養一種能力,篩選、獲取並甄別判斷資訊的能力。單身一個人生活的時候,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正確和外面的世界發生關係。這個解決掉了,其實我們很多眼前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或者不再成為我們的問題。遺棄小屋原創。

對我們需要的資訊呢,尤其不要偷懶,輕信和傳播其實是一種不負責。

當然很多時候,對於我們很多普通人,廣告、真假資訊的界限非常模糊,或者我們區分不了。比如被傳播很廣的養生熱文、傳統養生熱文的公眾號,比如從搜尋引擎裡搜索一個排名靠前的醫院,既可能是廣告(比如刻意的付費推廣),又可能是假網站資訊(付費推廣或通過技術來提升關鍵字的排名),還可能就是真實的好的醫院(付費推廣、優化排名、自然排名都可能)。退一步說,即便是搜索出來一個真實存在的醫院,其廣告成分、真假資質、醫療水準等等又是一堆真假難辨的資訊。那麼我們對網上的資訊就更不能輕信了,甚至實地考察後眼見為實也未必不是騙子。

也就和那些有商業價值、主動來解決我們問題的資訊一樣,則更可能(只是可能,絕對不是絕對)虛假扭曲,更可能有欺騙性和誘導性了。那我們該怎麼相信?其實啊,我們要知道的是,對於某些資訊只是一個完整體系或利益鏈中的部分反映,無所謂信不信,我們也不可能不被人利用,做好上面幾點,注意一下心理偏向,保護好自己(尤其是單身人),這才是重要的問題。

其實對於網上的資訊,只要滿足我們需求或有商業價值的,我們都要以對付廣告資訊的方式來看待它。從不利的一面看,廣告不是不提供資訊,而是一定有其片面的一面,有避重就輕,刻意拔高,嘩眾取眾,或者扭曲虛假的成分。即便是真實的東西,一旦被資訊化,也會脫離它原本的面目,對於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單身人而言,這些都需要我們注意。我們輕易相信網上的資訊,除了一些從眾心理外,還在於懶得甄別或來不及甄別。所以你問怎麼相信,我會說不輕易相信,遺棄小屋這句不是廢話,不輕易相信的意思是,以看廣告的心態看待資訊,保持理智,費點腦子,多維度學習吸收,反向考慮問題,對於不能確定或有待商榷的東西,別輕易傳播,遠離蠱惑,就是不挑戰自己的人性,對於自己急需解決問題的答案,也要能克制就克制,儘快給自己留較時間來甄別判斷,儘量通過多種途徑多個維度考量答案,兼聽則明,很多不好的東西就隱藏不了了。

所以,生活在如今這個數位化的網路時代,我們需要培養一種能力,篩選、獲取並甄別判斷資訊的能力。單身一個人生活的時候,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正確和外面的世界發生關係。這個解決掉了,其實我們很多眼前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或者不再成為我們的問題。遺棄小屋原創。